产品中心
如何跨越高语境文化与低语境文化的鸿沟,回答人类学家爱德华·T·霍尔之问?《奔流:全球城市人文对话》找到了水这个媒介。
《奔流》第二季上海伦敦双城对话,“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指导,上海报业集团和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主办,上海市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办公室、上海市‘一江一河’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、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、静安区人民政府支持,澎湃新闻、苏河湾集团承办,浦发银行作为特别合作伙伴,安永(中国)、彭博提供特别支持,亦特别鸣谢伦敦发展促进署、中国东方航空、蓝带国际”,这段表述不仅仅介绍组织框架,更意味着民间人文交流的创新,是又一次跨国别、跨领域、跨社群、跨媒介、跨年度协同,是上海践行全球文明倡议的新探索。
伦敦与上海有深远的历史关联和密切的现实往来。金融、科创在两座城市的经济结构中都举足轻重。苏州河、黄浦江与泰晤士河都在建设零碳水岸。为了三条河流的相遇,两座城市的《奔流》接触开始了。
《奔流:从上海出发——全球城市人文对话》回顾了上海巴黎双城首季对话成果,将伦敦作为第二季对线日 星期五
因《奔流》首季结缘的全球商务区创新联合会代表团访沪,了解上海苏河湾滨水区营商环境和建设进展。
伦敦副市长、伦敦发展促进署主席霍华德·道博(Howard Dawber)携14家英国高成长科技企业访沪,收到《奔流》邀请函。
14:00,《奔流》第二季启动仪式暨伦敦论坛举行,中英嘉宾相聚于泰晤士河畔。
《奔流》伦敦论坛上,发出《世界级滨水区水岸发展倡议》,并见证上海当代艺术馆与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。
作为《奔流》第二季伦敦场系列活动之一,以《上海图鉴·黄浦江》(中英双语版)为蓝本的“浦江奔流——历史与焕新”也同时在伦敦怀特霍尔厅举办。
友情链接: